龟山
苏轼〔宋代〕
我生飘荡去何求,再过龟山岁五周。
身行万里半天下,僧卧一庵初白头。
地隔中原劳北望,潮连沧海欲东游。
元嘉旧事无人记,故垒摧颓今在不。
译文及注释
译文
我一生到处漂泊,到底是在追求什么呢?再次来到龟山,眨眼之间就已经过去了五年。
这些年来我东奔西跑,足迹快要遍布半个神州;而山中寺院里的老僧每天不离寺院,过着恬静的生活,才刚刚白了头发。
此地与皇城汴京隔着一个中原,想念圣君时只能向北眺望;江潮汇集到浩瀚的大海,海上还有蓬莱仙境,令人忍不住渴望东游。
元嘉年代的很多往事很少有人记住,那些被毁坏的堡垒,如今是否还在?
注释
龟山:指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的龟山。
故垒:旧堡垒。
简析
《龟山》是一首七言律诗。诗的首联直接抒发诗人对自己漂泊生涯的无奈与迷茫;颔联通过对比,展现出诗人历经沧桑、行迹广远的生涯,与僧人静卧庵中、岁月催白的安逸形成鲜明对照;颈联表达了诗人对中原故土的深切思念及欲继续远游的壮志;尾联借古讽今,通过对历史遗迹的描绘,抒发诗人对时代变迁、历史遗忘的感慨。全诗情感深沉,意境开阔,既有对个人命运的悲叹,也有对历史的深刻反思。
苏轼
苏轼,(1037年1月8日-1101年8月24日)字子瞻、和仲,号铁冠道人、东坡居士,世称苏东坡、苏仙,汉族,眉州眉山(四川省眉山市)人,祖籍河北栾城,北宋著名文学家、书法家、画家,历史治水名人。与父苏洵、弟苏辙三人并称“三苏”。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,在诗、词、散文、书、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。文纵横恣肆;诗题材广阔,清新豪健,善用夸张比喻,独具风格,与黄庭坚并称“苏黄”;词开豪放一派,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,并称“苏辛”;散文著述宏富,豪放自如,与欧阳修并称“欧苏”,为“唐宋八大家”之一。苏轼善书,“宋四家”之一;擅长文人画,尤擅墨竹、怪石、枯木等。与韩愈、柳宗元和欧阳修合称“千古文章四大家”。作品有《东坡七集》《东坡易传》《东坡乐府》《潇湘竹石图卷》《古木怪石图卷》等。 3785篇诗文 4821条名句
浣溪沙·咏橘
苏轼〔宋代〕
菊暗荷枯一夜霜。新苞绿叶照林光。竹篱茅舍出青黄。
香雾噀人惊半破,清泉流齿怯初尝。吴姬三日手犹香。
书愤二首
陆游〔宋代〕
白发萧萧卧泽中,只凭天地鉴孤忠。
厄穷苏武餐毡久,忧愤张巡嚼齿空。
细雨春芜上林苑,颓垣夜月洛阳宫。
壮心未与年俱老,死去犹能作鬼雄。
镜里流年两鬓残,寸心自许尚如丹。
衰迟罢试戎衣窄,悲愤犹争宝剑寒。
远戍十年临的博,壮图万里战皋兰。
关河自古无穷事,谁料如今袖手看。